日前,記者走進了池州市江南職業學校,曹海旺正坐在電腦前,左手握著鼠標,熟練處理校內事務。多年來,曹海旺致力于讓殘疾人接受職業教育,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,自立、自強、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,擁有實現人生出彩的機會。
曹海旺,現任池州市第五屆殘聯副主席、池州市肢協主席。1994年,曹海旺滿懷著憧憬走進合肥工業大學,成為了一名軟件工程專業的大學生。1998年,躊躇滿志的他正要大展拳腳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,豈料病魔悄然而至。一場腦膜瘤開顱手術后,他的右半身運動神經受到了損傷。從一個生龍活虎、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到肢體二級殘疾人,曹海旺所遭受的打擊無疑是晴天霹靂。面對就業的難題,曹海旺雖然覺得前途迷茫,卻從未想過自暴自棄,不斷調整心態。經過多番嘗試,他終于進入合肥一所中專學校當老師,一邊教書,一邊重拾信心,這一教,就是三年。2003年,曹海旺注意到家鄉民辦學校的短板。于是,回家幫助更多像自己一樣的殘疾人的想法油然而生。
2003年,曹海旺根據自己大學所學,在貴池創辦了池州沿海電腦學校。辦學前,曹海旺四處走訪調研,發現大學課程中的編程在家鄉或許并不適用。于是,他將所學與電腦辦公、高級辦公自動化結合起來,把培訓課程普適化。辦學之初正逢新婚,身上的積蓄所剩不多,僅有三萬元。啟動資金不足,就找親戚朋友借;沒有學員,梅街鎮政府的工作人員不但獻出愛心還幫忙引薦學員,從0人到20人,第一個電腦辦公班就這樣開了起來。到現在,曹海旺也從未停止繼續學習的腳步,培訓的課程也與時俱進,增加了互聯網營銷、抖音視頻直播等新興課程,讓更多的殘疾人跟上社會的發展。
一路走來,曹海旺感慨良多:“現在想來,或許是2007年才正式接納自己‘殘疾人’的身份。”憑借著自己在殘疾人職業教育領域的積極帶動作用,曹海旺在當選貴池區第十屆政協委員的那一刻,真正意識到就算身有殘疾,依舊可以大有作為。2009年,池州沿海電腦學校正式更名為池州市江南職業學校,2014年4月,該校被中國殘聯批準為首批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,為更多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職業培訓服務。現如今,池州市江南職業學校每年約有200余名殘疾人成功結業,走向了社會的各個崗位。
“每每站在講臺前,我都會告訴他們,一定要克服障礙,包括自身的障礙和社會的障礙。”曹海旺是這么說的,也是如此做的。因為身體的原因,2003年曹海旺被評為低保戶。政府的支持,社會的幫助,再加上自己的努力,很快他便主動摘下了“低保戶”的帽子。也正是這樣一種不屈的昂揚向上的能量,曹海旺成為了培訓學校里一批又一批困難學員的榜樣。
“大智若愚”是朋友對曹海旺的評價,在曹海旺看來,亦是他對自己樂觀拼搏過后的褒獎。曹海旺認為,“大智”,是他對待挫折的不屈,創業過程中的獨特眼光;“若愚”,是他對待殘缺的樂觀與和解,和對無常人生的平常心和包容心。“走好自己的路。”這是曹海旺對“大智若愚”的最佳詮釋,同時也是他送給所有殘疾人士的人生格言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