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瞰貴池區地圖,在九華山西脈、老山自然保護區腹地的高山峽谷中有一顆璀璨明珠——梅村鎮霄坑村,秀麗的風光、富集的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這片土地注入了無限活力。走進入冬后的霄坑村,映入眼簾處依然是滿目蒼翠,漫山遍野的茶園生機盎然。
“霄坑綠茶”歷史悠久,在這里,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茶園。“曾經,售賣竹木柴炭等自然資源是霄坑人的主要收入來源,而茶葉只是作為副業?!毕隹哟妩h委副書記吳雄回憶道,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,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??粗豢撤サ纳搅郑隹尤艘庾R到不能再一味地消耗資源。20世紀90年代中期,霄坑人開始響應國家號召封山育林,而種茶樹就成了村民們最優選,曾經的伐木處都種上了茶樹,茶林即成山林,有賴于獨特的地理優勢,霄坑的茶產業發展迅猛。為了打響“霄坑綠茶”品牌,2018年霄坑村六家規模茶葉企業聯合發起成立了“貴池區霄坑茶葉協會”。目前,全村茶園種植面積6000余畝,大小茶葉加工廠22家,茶葉年產值超6000萬元。在2024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,“霄坑綠茶”品牌價值已提升到10.86億元。
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,霄坑人也認識到,傳統的種植、營銷和發展模式已到了看得見的天花板。想要發展,必須創新,走出一條屬于霄坑人自己的新路來。
“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道用霄坑綠茶制作的經典菜品——茶葉炒雞蛋……”初見時,80后退伍返鄉創業青年張福星正在進行短視頻拍攝。作為新一代茶人,他深知家鄉茶產業和文旅資源的巨大潛力。2015年4月,他創辦茶鄉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,在加工銷售茶葉的同時開辦民宿,讓前來游玩的游客可以在綠水青山間有茶、有吃、有游。茶香也怕巷子深,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到霄坑的魅力,他積極利用小紅書、抖音等網絡平臺為家鄉推廣引流?!澳壳懊袼弈昃鶢I業額能達四五十萬元,茶葉年銷售額也達七十萬元?!彼寡缘?,創業的成功離不開家鄉的支持助力。張福星所走的路,正是霄坑村正在走的一條共同富裕道路——茶旅融合。霄坑村境內月亮灣、龍池瀑布、原始森林、陳坑竹海、百丈崖云霧等自然景觀一步一景,美不勝收,是生態旅游的理想棲息地。以茶產業、茶文化、茶生活為核心驅動,依托優質的山水資源所實現的“茶旅”讓霄坑村的“茶香”愈發濃郁。
視線透過眼前“茶旅”所附著的綠色,還有一抹紅色格外顯眼。在霄坑村村委會對面,中共黃西工委紀念館(池州市貴池區保密教育基地)坐落于此。曾經,黃西工委、黃西總隊機關領導貴池人民在這里開創游擊根據地,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,為橫渡長江、解放貴池創造了有利條件,為解放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。如今,霄坑村瞄準近年來的“紅色旅游”熱潮,立足資源稟賦,依托原“黃西工委”駐地遺址打造了此處“紅旅”目的地。自2021年6月開館以來,共接待參觀學習教育人員逾4.5萬人次。多年來,該村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,以“茶旅+紅旅”為兩翼,依托“紅+綠”的發展模式、“綠茶+紅色教育+文旅”的融合發展產業,乘著和美鄉村的發展東風,與時俱進。
“現在的霄坑村正在進行著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,霄坑游客服務中心、霄坑綠茶博物館、霄坑文化大舞臺等正在建設。相信到2025年春暖花開的茶季,會給大家展現一個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的新霄坑!”吳雄自信地說。茶旅融合繪新景,鄉村振興開新篇,如今霄坑的共富“新茶香”正越飄越遠,越飄越香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